原创 康复杂志 康复杂志
2年前我遇到过一个患者。他40岁,事业有成,身体健康,喜欢户外运动。3年前,他去美国旅游,并在洛基山国家公园露营了3天。洛基山国家公园地处山区,户外运动时总免不了被一些小虫子叮咬。在露营期间,朋友就从他的脖子上拔下过正在吸血的2只蜱虫。
回国后不久,一天中午他回家吃饭,吃到一半,就感到浑身发痒、皮肤发红,还出现呼吸急促。家人七手八脚把他送到医院,医生诊断为食物过敏,给予抗过敏治疗后,症状很快消失,他就回家了。但没想到,在吃完晚饭没多久,他又出现浑身发痒、皮肤发红、出皮疹等过敏症状,只好再去医院。此后的一段时间,他反复在用餐后因为过敏跑去医院。
他发现,如果自己只喝稀饭、吃咸菜,就不会过敏;吃肉包子会过敏,而吃大白馒头就不会过敏。经过仔细寻找致敏原,他最后发现其对猪肉、牛肉、羊肉、驴肉、兔肉等大部分红肉过敏。可怜的他,40岁前最喜欢吃各种肉,40岁以后有的肉就不能吃了。
——王光宝 金华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
罪魁祸首是小小蜱虫
为什么有人会突然对红肉过敏?这还得从蜱虫说起。大部分哺乳动物(包括猪、牛、羊、兔等)的细胞表面都有α-半乳糖苷寡糖,只有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没有。在食用这些哺乳动物的肉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“红肉”后,其中的α-半乳糖苷寡糖在人的胃肠道里被分解,并从肠道黏膜被以小分子颗粒吸收后,并不会触动人体的免疫系统。
而有一种蜱虫叫作“孤星蜱虫”,它们身上恰好携带α-半乳糖苷寡糖。当蜱虫叮咬人体后,蜱虫的α-半乳糖苷寡糖就会直接进入血液,这时人的免疫系统会认为它是外来物,并制造抗体将其排除。此后,在人的血液里会有对α-半乳糖苷寡糖的IgE抗体,使得免疫系统有了记忆。这个过程叫“致敏”。
一旦致敏,吃下含有α-半乳糖苷寡糖的红肉后,无论α-半乳糖苷寡糖是进入血液还是进入胃肠道里,免疫系统就会有过敏反应。知道了这些,就明白为什么他去了一趟美国,回来后有的肉就不能吃了。
图源/pixabay
预防蜱虫叮咬很重要
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、树林里,因此野外活动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、花露水或香水等。这些药水不是为了杀虫子,而是让蜱虫找不到你的味道。
野营时,要穿紧口、浅色、光滑的长袖衣服和裤子,这样容易发现衣服上的蜱虫;同时要尽量把露在外面的皮肤减少到最少,且避免在野外草丛里长时间坐卧。
文 |王光宝 金华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
编辑 |孙青
审核 | 叶海霞
监制 | 李文井
医学支持 | 上海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
往期回顾
原标题:《被蜱虫叮咬后,他们再也不能吃红肉了》
阅读原文